欢迎来到方临川研究员“土壤生态与环境课题组”

R

科研进展ESEARCH

最新成果

您的位置:科研进展 >科研动态>最新成果

微塑料对镉在土壤-植物-人类系统中迁移影响的综述

发布时间:2024-07-20  作者:黄凤羽副教授      编辑:梁嘉良

成果简介:

微塑料(MPs)和镉(Cd)(最危险的重金属之一)对土壤的共同污染正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,对植物生产力和人类健康构成风险。然而,关于MPs和Cd对土壤-植物-人类系统的综合影响的文献中仍存在空白。本综述考察了土壤-植物-人类系统中MPs和Cd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,阐明了它们对植物发育和健康风险的机制和协同作用。首先,回顾了MPs和Cd的来源和污染水平,揭示了污水、大气沉降和生物固体应用是导致MPs和Cd共污染的因素。同时,meta分析表明,MPs显著(p<0.05)提高了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和植物地上部Cd的积累,分别为6.9%和9.3%。MPs通过直接机制(如表面络合和物理吸附)和间接机制(改变土壤pH值、溶解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)促进Cd从土壤中的解吸,从而增强了Cd的生物有效性。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加剧了Cd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负面影响,还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显著提高了人体对Cd的生物可及性,进而加剧了人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,放大了相关的健康风险。综上所述,本综述深入探讨了MPs和Cd的共污染及其对土壤-植物-人类系统的协同作用,强调了在这一学科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。

图片摘要 

 
背景介绍:

土壤污染,特别是MPs和重金属Cd,引发广泛关注。塑料废弃物积累产生MPs,威胁土壤健康并抑制植物生长。Cd污染广泛且毒性强,常超标于农田土壤,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。MPs与Cd共存加剧环境风险,MPs能吸附Cd并影响其生物有效性,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,间接影响Cd循环。两者共存严重干扰植物生长与生理,通过物理损害及氧化应激等机制,增强植物对Cd的吸收与毒性反应。MPs还增加Cd在人体内的生物可给性,共同暴露加剧生殖损伤和肝毒性。因此,土壤中的MPs与Cd污染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。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土壤中MPs与Cd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,但全面综述其复杂机制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仍显不足。本综述旨在结合meta分析,阐明MPs与Cd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土壤-植物-人类健康系统的综合影响,分析来源、污染水平及相互作用机制,包括吸附-解吸过程及对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,并总结其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威胁,为农业生产力保护与人类健康维护提供指导。

 
研究结果:

1、土壤中的MPs和Cd:

土壤作为关键资源,其MPs污染主要来自废水、污水、塑料废弃物、灌溉、大气沉降及粪便等,其中农业塑料地膜尤为显著,占农田土壤MPs的主要部分。生物固体应用、大气沉积及灌溉水也是重要来源。同时,土壤重金属Cd,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,其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活动、农业措施、交通及城市发展等人为因素。值得注意的是,污水灌溉、大气沉降和生物固体应用是导致土壤同时受到MPs和Cd污染的主要因素(图2)。

图2  城市和农业土壤中MPs的来源贡献

(a),土壤中MPs与Cd的潜在来源(b、c)。图1c中,蓝色箭头代表MPs和Cd的共同常见来源,红色箭头专门指向MPs的唯一来源,而黑色箭头则专门表示Cd的唯一来源。农业土壤中MPs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塑料地膜的使用和生物固体的应用;相比之下,农业土壤中的Cd则主要来源于污水灌溉。

图3  沉积物和土壤中MPs和Cd的共污染分布

MPs与Cd的共污染现象普遍,尤其在工业活跃和塑料消费高的区域。研究表明,MPs与Cd等重金属在沉积物和土壤中共同存在,对环境及生态构成显著影响。北洛河、中国中部及成都的研究均显示MPs与重金属的紧密关联,表明MPs作为污染物载体,促进重金属迁移,加剧土壤退化。全球调查也揭示城市绿地与自然区土壤普遍受金属与MPs共污染,强调污染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广泛分布及协同作用(图3)。

 

2、土壤中MPs和Cd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:

MPs与Cd共存显著影响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,这是土壤-植物系统中Cd吸收和转运的关键。meta分析显示,MPs使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平均增加6.9%(1.5%-12.3%)(图4)。

图4  图4. MPs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(a)、植物地上部生物量(b)和地上部Cd积累(c)的个体效应值。MPs和可降解MPs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(d)、植物地上部生物量(e)和地上部Cd积累(f)的总体影响。不同MPs大小对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(g)、植物地上部生物量(h)和地上部Cd积累(i)的影响。

注:CMP,常规MPs;BMP,可生物降解的MPs。L,低尺寸MPs(≤50 μm);M,中等粒径MPs(50-500 μM);H,大尺寸MPs(≥500 μm)。

 

MPs通过吸附与解吸作用直接影响土壤中Cd的迁移。MPs的表面积、粗糙度和官能团促进Cd吸附,降低土壤保留Cd能力。MPs还通过改变土壤pH值、DOC浓度和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Cd的生物有效性。同时,MPs作为微生物栖息地,促进细菌增殖,从而增强了Cd迁移,加剧其毒性和环境影响(图5)。

图5  土壤中MP和Cd相互作用机制示意图。

 
3、MPs对植物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:

MPs与Cd的共同污染对植物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。具体来说,MPs的存在减少了植物生物量,并促进了Cd在植物体内的积累,这两者共同加剧了氧化应激和光合作用的损伤(图6)。值得注意的是,MPs与Cd的相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,包括MPs的类型、尺寸、浓度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。因此,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,对于准确评估土壤-植物系统中MPs和Cd引发的环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
图6  MPs和Cd对植物生长、Cd积累和植物生理的影响。

注:土壤中MPs和Cd的共存增加了Cd的生物利用度,从而促进了Cd在植物中的吸收和转运,增强了植物的氧化应激。

 
4、对安全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影响:

农业土壤中的MPs能够渗透进入作物体内,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。特别是当MPs与Cd结合时,会显著增强Cd的生物可及性和吸收效率,进而引发全身性暴露和器官内的积聚(图7)。这种MPs与Cd的共同暴露不仅加剧了毒性作用,还可能导致氧化应激、炎症反应以及生殖系统的损伤(图8)。因此,为了深入了解和有效减轻这些环境与健康风险,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。

图7  MPs和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。

注:体外模拟和动物研究发现,MPs和Cd的共同暴露显著加剧了生殖损伤,并可能诱发肝毒性。MPs在人体胃肠消化过程中增强了Cd的生物可利用性,并可能造成结肠损伤。

图8  MPs和Cd共同暴露引起的组织损伤图像。

注:(a)远端结肠切片。采用基于颜色梯度的四级分级系统评估组织病理学损伤。蓝圈表示细胞耗竭,红圈表示炎症,黑圈表示粘液分泌减少(b)睾丸染色。比例尺为200 μm。蓝色箭头突出显示了结构异常,而红色箭头表示生殖细胞已经脱落到管腔中。(c)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用PS MPs和Cd单独或一起处理的肝细胞。黄色箭头指向萎缩和受损的线粒体。

 
5、研究展望:

首先,鉴于MPs类型、粒径、剂量以及Cd浓度、土壤类型等环境因素的复杂性,需详尽探讨MPs与Cd对植物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其具体机制。其次,鉴于当前研究的匮乏,亟需开展长期研究,以全面评估MPs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健康、植物生长状况及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。第三,针对土壤-植物系统中MPs与Cd共污染的缓解措施及污染土壤的有效修复策略,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,需进一步深入研究。最后,开展研究以准确评估通过食物链摄入MPs与Cd所引发的直接及间接健康风险,特别是聚焦于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及长期暴露可能带来的后果。

 

本文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影响因子12.2。第一作者黄凤羽副教授,通讯作者方临川教授和杨兴副教授,该研究得到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U21A20237)的资助。

 
 

论文链接: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hazmat.2024.135221

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
电 话:15249204460
晋ICP备2020011185号-1